前几天路过一片老小区,抬头一看,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一整排阳台都挺普通的,偏偏有一户人家完全不一样——二楼阳台边沿竟然垂下来一整串绿植,顺着墙壁一路垂到了一楼窗台,密密麻麻、长势惊人。走近一看,原来竟然是多肉!
不是那种胖嘟嘟坐在盆里的常规款,而是一整排“垂吊型”的多肉,像瀑布一样从栏杆处倾泻下来,叶片紧密、层层叠叠,颜色也特别丰富,有翠绿、有粉紫,还有略带红边的。这家人,是真的把阳台打造成了视觉焦点。
原来多肉还能这么养?简直刷新认知
我们平常养多肉,都是一盆一盆放在阳台上晒太阳,最多凑几盆拼个造型。这家人的思路完全不一样,他们选择了大量种植垂吊类的品种,像“玉坠”、“佛珠”、“紫羊绒”、“绿之铃”这种,本身就喜欢向下生长,配上高处花盆的位置,一旦生长成型,视觉冲击感立马拉满。
而且他们不是随便挂一两盆,而是真的做了系统的布局。每一盆都等距排列,花架也是自制的木质结构,从阳台内侧延伸出来半米左右,既保证了光照,又方便日常养护。
最妙的是,他们居然还在阳台下方的墙壁上安装了导流网绳,把垂下来的肉肉引导成了“瀑布状”,让它们自然下垂的同时不会互相打结,也避免了风吹日晒时被刮断。真的是又实用又好看。
这么繁茂,是怎么养出来的?方法分享一下
这么大阵仗,想让多肉长到这么旺,肯定不是光靠“太阳+浇水”就能搞定的。我也忍不住打听了这户人家的养护秘诀,没想到他们还挺乐意分享经验的。
他们说,垂吊多肉其实比常规多肉还讲究一点,重点就是“光照”和“控水”。多肉喜欢光没错,但不能暴晒,尤其夏天中午的时候,晒多了叶片容易晒伤或者脱水。所以他们的阳台装了可调节的遮阳帘,上午全晒、下午半遮,既有阳光,又不至于暴晒。
浇水方面,他们从来不用喷壶乱喷,而是坚持“干透浇透”。而且每次浇水都挑在早上,这样太阳升起来之后,水分蒸发得快,不容易积水烂根。冬天则几乎不浇,靠空气湿度就够了。
至于肥料,他们也不乱施。每个月会用一次多肉专用的缓释肥,埋在花盆角落,靠时间慢慢释放养分,避免“肥伤”。另外,每个季度会给多肉“洗一次叶片”,就是用喷壶轻轻冲掉灰尘,让叶片更好进行光合作用。
花盆和土壤的搭配也有讲究
他们种植多肉用的花盆,也不是市面上随便买的塑料盆,而是自己淘的粗陶浅盆,透气性特别好。底部打了排水孔,还铺了陶粒和椰砖混合的垫层,防止积水。同时,多肉土是他们自己配的,用的是蛭石、赤玉土和颗粒土的混合,颗粒比例接近七成。
这种配置最大优点是透气性强、水分不容易滞留,特别适合垂吊多肉这种根系比较浅、不喜欢湿脚的品种。
阳台设计让人服气,美感与实用并存
除了绿植本身让人眼前一亮,这家的阳台布局也很值得一提。他们在阳台一侧挂了小型的太阳能灯串,夜晚亮起后,肉肉瀑布在灯光下泛出一层柔和的光晕,仿佛夜空中的星河。阳台地砖选择的是仿旧木纹色,搭配原木花架和素色花盆,视觉上非常统一。
他们还特意空出阳台一角,摆了一张小圆桌和两把藤椅,夏天晚上坐在那里,一边看夜景、一边吹风,简直不要太惬意。
很多人都说,养多肉是个“耐心活”,但一旦坚持下来,就特别有成就感。像这家人,不只是把阳台养成了花园,更是养出了一种生活态度。
有时候我们觉得生活太匆忙、太无聊,不妨就从阳台上摆一盆小多肉开始。或许哪天,你的阳台也能惊艳整个小区。
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